中華職棒在日前召開會員大會及領隊會議,正式通過突破僵局、投球計時等新規定,除此之外,在球季的登錄人數上也做了調整。從今年球季開始,例行賽的可登錄人數由27人上升至28人,而季後賽、台灣大賽的名單則增至32人(但每場登錄人數仍為28人),聯盟方稱此舉將增加球隊在調度上的彈性。
過去,台灣大賽的登錄名單為28人,如何結合近況與過往實績,挑選出最合適的戰力,是各隊總教練最頭痛的問題,每當名單公佈,也總是在賽前就引發許多激烈討論。「為什麼是XXX?OOO難道比XXX差嗎?」諸如此類的標題,讓總冠軍戰尚未開打,就先有了濃濃的火藥味。如今改為32人,在名單上可以有更多選擇,卻也可能使討論主題從「為何不帶XXX?」變為「帶了XXX為何不用?」
不過,這就引發一個有趣的問題,過去的幾場台灣大賽,究竟使用了多少名選手,28人名單真的夠支撐高強度的賽事嗎?還有,同樣規定登錄28人的世界大賽,在人數方面又呈現怎樣的分佈?今天的這篇文章,帶你一起從「人數」的角度來看台灣大賽。
戰力最大化 大聯盟精算上場時間
首先,先來看看過去五年,大聯盟的紀錄。2019年,太空人與國民激戰七場後,國民奪下勝利,該年兩隊的28人都是全數上場,接下來的三年都是打六場,兩隊的總上場人數落在26-28人左右,大致都會有一至兩名的打者沒有上場紀錄。最後是去年(2023),遊騎兵五場比賽擊退響尾蛇奪冠。兩隊都是各一名打者沒有出賽紀錄。總和而言,過去五年大聯盟平均每隊每次世界大賽要用掉27.3人,其中也包含不少上場次數非常少的選手,整體來說28人的名單非常足夠,甚至可以說很接近實際在調度時所需要的人力。當然也可以說這是因為只能登錄28人,因此球團在調配時原先就會以此作標準,兩者之間更像是相輔相成,逐漸演化出一套總冠軍戰調度模式。
年份 | 場次 | 兩隊總上場人數 |
2019 | 7 | 56 |
2020 | 6 | 55 |
2021 | 6 | 54 |
2022 | 6 | 54 |
2023 | 5 | 54 |
五年平均 | 6 | 54.6 |
走向精細分工 擴編人數符合現代趨勢
而即將實行新規則的中職,在人數的使用上又是如何?2019、2020兩年台灣大賽,雖然場次分別是5場與7場,但兩隊各自登錄的選手都是全數上場,將所能運用的戰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不過接下來的兩年,球迷可能還記得發生了什麼事——是的,中信兄弟取得了台灣大賽八連勝,連續兩年橫掃對手奪冠,而且兩年分別只使用20、19名選手,投手甚至有4、5人沒有上場,這在近年強調投手分工、以戰力最大化為考量的年代非常罕見。頗有2010年兄弟象僅靠三名洋投就吃完總冠軍戰所有局數、甚至橫掃奪冠的味道。這兩年中信兄弟的總教練都是林威助,即使這樣的調度有其爭議,但畢竟是紮紮實實拿了兩座冠軍,也不得不佩服助總的調度功力。到了2023年,龍猿兩隊再次在台灣大賽上演七戰好戲,兩隊只有味全龍隊石翔宇未上場,其餘55人皆有出賽紀錄,再次回歸到近年較常見的調度模式。
年份 | 場次 | 兩隊上場人數 |
2019 | 5 | 56 |
2020 | 7 | 56 |
2021 | 4 | 47 |
2022 | 4 | 47 |
2023 | 7 | 55 |
五年平均 | 5.4 | 52.2 |
綜觀下來,我們認為場次其實並非影響上場人數的主要因素,而是在於調度、分工。短期賽事中不過度仰賴特定主將,而是盡可能分散球員上場時間,重「質」不重「量」的調度模式,已經成為現代棒球的顯學。因此中職在今年開始將名單擴增為32人,也算是因應了這個趨勢。未來我們在台灣大賽中,可能會看到多名具有長中繼或先發底的名字,並輪流在不同的賽事中登板先發,盡可能地以車輪戰而非一夫當關的形式來應戰。當然,是否會再次出現2021、2022中信兄弟奇蹟的奪冠方程式,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