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才到「做功課」 解密參加冬盟的三支日本球隊

2023年度的冬季聯盟例行賽,已經在12/14(四)劃下句點,日本社會人、台鋼雄鷹、中職聯隊和日職紅隊一同闖進四強,爭取今年冬盟的冠軍。冬季聯盟歷經疫情的影響,今年是睽違四年後首次舉辦,台灣這邊派出新同學台鋼、中職聯隊以及U23培訓隊參加,而一向很「捧場」冬盟的日本方,則派出了社會人以及兩支日職聯軍來台。

不過,許多球迷可能也對這幾支球隊充滿疑問,社會人不是正在打亞錦賽嗎?那這邊的社會人又是如何組成的?還有,日職聯隊是如何選出來台灣的代表?休賽季的台灣之旅,對球員來說究竟是懲罰還是獎勵?台灣棒壘球科學研究會祕書長陳書瑋,長年關注日本棒壇的動向,對日職、社會人皆有深厚的了解,野球革命團隊也特地邀請陳書瑋秘書長針對上述的問題,為各位球迷解惑。

成員組成:日本如何挑選冬盟代表隊

首先,針對「派人」的問題。陳書瑋表示以日職來說,派到台灣參與冬盟的主要有兩種人,一是剛剛結束秋訓,被教練賦予特定任務(例如新球種、新打法等),需要實戰來測試的選手。另一種就是有過少許二軍經驗,但仍需要更多比賽磨練的年輕選手。而台灣相對是距離近、又可以在冬天舒適打球的環境,對於日本方來說,自然就有不錯吸引力。

不過,陳書瑋也坦言,台灣冬盟的強度比起中南美洲同一時間正在進行的加勒比海聯盟等賽事,是遠低很多的。他也舉過去曾打過加勒比海冬盟的筒香嘉智為例。「像筒香這種已經有實績,但希望再有所突破的選手,就可能會選擇強度更高的地方。」陳書瑋補充。總而言之,參加冬盟滿足的是「實戰需求」而非只是單純磨練新人,因此許多球隊不會派出大物新人來台,就是因為他們欠缺的並非實戰,而是體能上的鍛鍊,這樣的球員多半選擇留在母國自主訓練,或者接受球團的培訓。

至於媒體經常報導過去參加冬盟的吉田正尚、村上宗隆等人。陳書瑋也說,他們來台前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而在台灣屠殺的表現也有一鳴驚人的作用,讓球團看到這位球員的天花板落在什麼地方,果然他們回國後,都各自成為活躍於日職的明星球員。不過這類人並非年年有,以今年的表現而言,陳書瑋認為歐力士隊的來田涼斗或許是一個可以關注的新秀。

備戰亞運:從冬盟看日本社會人深度

另一方面,本次冬盟例行賽的冠軍,來自日本社會人聯隊。有趣的是中華隊今年和社會人十分有緣,從亞運、亞錦賽再到冬盟,不但一直遭遇社會人,也從中吃到了不少苦頭。但亞錦和冬盟的時間其實部分重疊,而且兩邊的社會人都有優異的成績,也讓人不禁好奇兩者是如何做區分的。陳書瑋解釋,由於日本棒壇有嚴明的分級制度,十二強、經典賽和奧運由全職棒明星組隊,社會人的主戰場則是亞運。因此,所有社會人聯隊的組訓,都是為了亞運做準備,這其中也包含了亞錦賽。

因此,此次參加亞錦賽的陣容,基本上以去年的U23和亞運班底為主,目的是在新總教練上任後(註),能有一個不錯的實戰磨練,為2026年的名古屋亞運暖身。另外,在冬盟的社會人則是人才庫的概念,除了已經入選國手的選手外,再從社會人裡挑選實力不錯的球員到台獻技,並視情況從中挑出國手遺珠,有機會在下一次的亞運會亮相。

例如這次殺翻中華隊的嘉陽宗一郎,其實也曾打過冬盟,其餘好幾位亞運/亞錦代表隊的選手,也全都是經歷過冬盟的洗禮,一步步成長為國家隊的選手。陳書瑋說,日本在國家隊分級方面做得非常徹底,例如U23的國手中就不太會出現有職棒機會的選手,而是全然的以社會人層級的選手為主。一旦優秀的選手選擇了社會人這條路,就會納入國家隊的培訓,從冬盟、亞錦等大大小小的賽事中,不斷的汰換篩選出最好的選手,最後在四年一度的亞運中亮相。這樣的人才養成方式自然是建立在龐大的深度上,但健全的制度,也是深度得以呈現的原因。

看完冬盟,台灣可以學習的事

總的來說,日本方對於冬盟的規劃其實十分明確,就是要透過實戰來測試。陳書瑋表示,由於並非所有球隊都派出教練,聯隊教練團也不見得熟悉每一名選手,因此比賽的勝負甚至選手的數據,都不是主要的重點。「選手在意的是自己有沒有達成教練團的課題,能否更適應職棒更密集的出賽頻率」陳書瑋認為日本球員在自主鍛鍊的態度上值得學習。他再以社會人國家隊的培訓方式為例,不像台灣往往動輒數月的長時間集訓,國家隊成員多數時間仍然待在母隊,一年只有一至兩次的集體檢測日,會到集訓中心做技術的檢測,再給予訓練的課題。選手自己會透過聯賽、冬盟等各項比賽去做精進,爭取進入亞運正選名單的機會。

台灣這幾年在組訓方式,以及選手自主訓練意識上都有明顯的進步,但和日本長期形成的體系相比,仍有一大段差距。不過經歷冬盟的洗禮,年輕球員在技術、心態上的提升都是肯定的,也期待冬盟能持續舉辦下去,讓選手有更多的鍛鍊舞台。

註:日本國家隊教練採取專任模式,有固定任期。本次亞錦賽日本隊總教練川口朋保則是剛剛上任

發佈留言
Scroll to Top